作为电影创作来说三星,但是为了那么用力在闭塞环境下努力生活的老人们多一星。日常生活看着其实和去年某电影节看的19世纪北欧女画家的那部很像,很难想象这已经是2021年的生活了。世界的参差,好好生活。(东欧的民间宗教信仰,想起了初中课外作文课上通过“鞭笞”这个词引申讲了东正教的南大研究生兼职男老师,十几年了,依然记得)
整体观感也就那样,但是罗马尼亚独特的电影美学还是彰显出来了,一个是景别的选取往往有一种平面感,另一个是乐于表现无对白但富有动态的场景,于是有了一种静默的张力。似乎镜头在罗马尼亚人手里总是会有更多能动性。
#BJIFF2021主竞赛单元#摄影很棒,押一下最佳摄影,非常克制的长镜头营造出了一种压抑中的反抗,人到终年,与宗教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,导演最后以一种颇有玩笑般魔幻感的长镜头将这种情绪传达出来,蛮惊艳。
三星半。用安宁优美的镜头语言,讲述孤独与死亡,还有生命的激情。两位老人的友情不乏冲突,诙谐,深沉的爱。对声音与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,让故事中的复杂情绪和韵味更悠长。赏心悦目,可惜缺乏点睛之笔,结尾略匆忙。
陪了几十年的妻死去就会留下空洞,筑了四十年的巢移走就会带来厄运。你想要龙蒿第二天就在汤里加一点给你,你需要做检查恐怕等不及六个月的保险审批,家门前的路不知什么时候能修好,衰老便是活人亲历自己葬礼的过程。听着修女唱着祭歌,反复告诉神父自己乐善好施,像那西西弗不断将石头推上死亡之山。
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年生活
#BJIFF11#不得安息的老妇人,不得安睡的电影院。本来有对宗教习俗的反抗,可是又真的出现鬼,又显得男主反倒错了。更多的是对老年人生活展现得比较平实。
小提琴演员是当地碰到的。关于宗教部分的悬疑感其实并未出现在剧本中,而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还原。剧本灵感来源于身边一位孤独但生命力旺盛的老人,以及各种关于村庄生活的小故事。对老年人细节的抓取非常精彩,但整体感觉略显松散。对老年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令人动容,无神与有神的冲突也抓得十分得当,然而最后30分钟左右缺少新的内容,略显平淡。
上一次看到这种慢慢腾腾又絮絮叨叨的片子还是「野梨树」……打死不看宗教题材的了
衰老是近几年的大母题,人面对衰老,距离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,信仰面对衰老的意义是什么?电影中间有三首歌,唱青春的阿卡贝拉,就更加荒凉了。
影片有着罗马尼亚电影一贯沉静的美学系统,色调舒服,构图讲究,层次丰富。影片将镜头聚焦到两位垂暮的老人,关注他们的内心状态,透露出对妻子复杂的纠葛与深情,以及老人跨越漫长岁月的友谊,结尾两人共处墓坑令人动容。
#2021莫斯科#2021北京
稳固的三角形缺了一角后,要重新寻找平衡,一路之隔分别的属身体、心灵的两位老男人在衰老和拉锯。老人视角的慢节奏,还有东欧的丧葬风俗、偶尔的鬼神元素,有点意思。
张力十足!@BJIFF2021
哎呀呀越想越喜欢回味十足
北影节,不是很丧的也不是很东欧的东欧丧片。
白天在书店看到一句话,没有谁是一座孤岛。当时我拿来来嘲讽同行的闺蜜,她一直喜欢单身不喜欢小孩。虽然我也是这样。有人说小孩是你60岁以后才会觉得重要的。那时候不得不如影片中的老人一样,直面衰老的现实,且每天都如此真实,每一分钟身体都在提醒你。那时候你怎么处理那些年轻时期的记忆,是开心还是更加刺痛现在的心态。如果是后者,小孩不是防老,是慰藉。影片没有让我记住什么剧情--我在电影院都快看睡了--只记住了演员的平和呆滞的神态、缓慢谨慎的动作、连做饭倒垃圾都需要很费力的日常、努力和周围社会关系沟通的无奈。这是我爷爷外婆的正常样子,也是我爸妈将来的样子。
美术摄影声音都很棒,昨天听几位东欧人对宗教的想法可能也帮到了观影。假葬礼戏笑倒一片。不过一位罗国影评人直接评价这部片很烂,就是在套新浪潮的那堆东西,完全不真诚——这也是我自己最近的大型反思。[ANONIMUL]
BJFF2021保利国际影城
幽灵,鬼魂,宗教,盘踞在上空的,调度带来的仪式感,以及由固定镜头、单一景别和平视角度而延伸出的平面构图,摄影和美术让室内空间填充进古典油画的质感。无法安息的老妇人作为一直“在场”的缺席者,以切片的叙事方式零星展开,导演在悼亡故事里抓取了特别的视点,揉进罗马尼亚的美学风格。很喜欢日常细节的处理,骑车,逛超市,ATM机,刮胡子,煮东西给朋友吃,替朋友去看医生,和朋友吵架,踉跄地推倒轮椅。很多导演都不会把老年人当正常人拍吧。